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科资讯 > 详情
第十八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典礼隆重举行(附获奖名单)
浏览量:100     发布者:肿瘤界     时间:2025-11-22


2-1.jpg


第十八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典礼暨2025生命科学论坛今天在南京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维在视频讲话中指出,生命科学直接关系到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水平的有效提升,对改善人类健康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勉励广大科研工作者以谈家桢先生为楷模,热爱祖国、服务人民,胸怀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将生命科学产业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陈竺副委员长在贺信中强调,要赓续谈家桢先生“求是、创新、奉献”的科学精神,坚持“四个面向”,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2-2.jpg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主任饶子和教授主持。他指出,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于2008年由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先生倡议设立,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要奖项之一。十八年来,该奖始终秉持“激励原始创新、发掘青年英才、推动学科交叉、服务健康中国”的宗旨,已累计表彰二百余位优秀科学家,其中大多数获奖者已成长为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军人才。


2-3.jpg


截至目前,已有38位专家教授在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刚刚公布的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中,共有10位新晋院士曾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殊荣;其中,在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新增的13位院士中,蔡秀军、邓宏魁、房静远、傅向东、胡海岚(女)、王拥军、周俭和朱兰(女)等8位均为“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获得者。这充分表明,“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不仅有效激励了原始创新与青年英才成长,其获奖者群体更已成为两院院士增选的重要后备力量,堪称中国生命科学领域高端人才发展的“风向标”。


会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秘书长陈少雄教授代表奖励委员会,依次宣读了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国际合作奖、临床医学奖、产业化奖和创新奖的获奖名单。                

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获得者:

卢煜明,男,1963年10月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教授,香港科学院院长。作为液体活检领域的全球奠基者,其开创的无创产前检测技术每年惠及全球逾千万名孕妇及数十万癌症患者,生动诠释了基础研究向重大社会价值转化的磅礴力量。                      

谈家桢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获得者:

曹义海,男,1959年10月出生,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终身教授。他长期深耕血管新生研究,取得系列国际原创成果,并积极推动中瑞、中欧生物医学深度合作,助力中国团队跻身血管生物学国际前沿。 

谈家桢临床医学奖获得者:

郝继辉,男,1972年3月出生,天津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

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获得者:

张海军,男,1968年3月出生,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                 

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获得者:

丁璟珒,男,1981年11月出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组长,研究员。  

王   迪,男,1980年5月出生,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感染与免疫中心主任,求是特聘教授。

严建兵,男,1976年5月出生,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湖北洪山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教授。

李汉杰,男,1987年11月出生,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李   伟,男,1982年10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器官再生与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赵   岩,男,1988年1月出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高   栋,男,1981年6月出生,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葛   亮,男,1983年6月出生,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膜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研系列长聘副教授。


2-4.jpg


典礼期间,还举行了隆重的承办权移交仪式。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将“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大会承办牌”正式移交复旦大学校长金力院士代表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袁正宏教授,第十九届颁奖典礼将于明年在复旦大学举行。


本次盛会不仅是一场荣誉的加冕,更是一次思想的深度碰撞与前沿智慧的交融。


在大会主题报告上会上,卢煜明院士作了题为《无创产前检测和癌症筛查:从梦想到现实》的报告。曹义海院士则以《血管与疾病》为题演讲。两位重量级获奖者带来了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学术分享。两场报告既有科学探索的深邃思考,又有服务人类健康的现实关怀,引发了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反响与深入讨论,充分展现了生命科学前沿研究的蓬勃活力与广阔前景。


2-5.jpg


2-6.jpg


同期举办的2025谈家桢生命科学论坛特设三个分会场,获本届奖项的郝继辉、张海军、严建兵、葛亮、丁璟珒、李汉杰、王迪等十余位中青年杰出学者分别围绕非经典蛋白分泌、细胞焦亡机制、免疫-神经互作、医工交叉转化等前沿议题作了精彩报告。现场学术氛围浓厚,讨论深入,反响热烈。


2-7.jpg


十八载春华秋实,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已成为中国生命科学迈向世界舞台的重要推动力量。站在新起点,广大科技工作者将继续以星火之势,赓续先生遗志,共绘生命科学群星璀璨的新篇章!






来源:谈家桢生命科学发展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