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有料、有用,肿瘤界100秒是一档利用碎片时间了解肿瘤学的科普音频,每期2~3个知识点,轻松了解肿瘤学知识,挖掘知识背后的奇闻逸事,让知识鲜活。
跟随肿瘤界,听点肿瘤学。大家好,这里是肿瘤界100s,我是主播李静。
书接上回,Merkel细胞癌最常见于老年人。病因还不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但还没有形成定论,长期暴露在阳光下也是风险之一。
学界对Merkel细胞癌的定位是:一种侵袭性强、且有免疫原性的皮肤肿瘤(an immunogenic but aggressive skin cancer)。
Merkel细胞癌侵袭性确实是不弱,5年复发率高达40%。有病例报道[1],一位中年女性,在确诊皮肤Merkel细胞癌2年后,出现了喷射状呕吐,影像学检查发现,左小脑占位性病变,枕骨破坏;开颅手术后发现,环枕结合部肌肉内有红褐色烂肉样的肿物,小脑处也有类似组织。术后病理发现为Merkel细胞癌。
我们前面提到了,Merkel细胞癌可能与感染多瘤病毒有关,这种病毒就能表达人体没有的蛋白,所以对免疫治疗应该是敏感的;另一方面,紫外线的照射让Merkel细胞癌的突变负荷较高,异常蛋白的产生机率比较高,所以也就更容易激发免疫。
有真实世界研究表明,使用PD-1或PD-L1抑制剂治疗Merkel细胞癌的总有效率接近47%,使用纳武利尤单抗作为新辅助治疗用于Merkel细胞癌,术后也有47%的完全病理缓解率。
今年7月11日,Lancet发表了ADMEC-O研究[2],评价了纳武利尤单抗(O药)作为辅助治疗用于切除术后的Merkel细胞癌患者,这项纳入179例患者的II期结果表明O药使1年DFS风险降低了9%,两年DFS风险降低了10%,遗憾的是,对于生存率的改善并不明确,而且DFS的降幅也并不高。
看来啊,Merkel细胞癌虽然是热肿瘤,但也需要其他的辅助手段综合治疗。
本期100s就到这里了,我是李静,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见。
本期特邀审核专家
陈洁 教授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学科首席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心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及神经内分泌肿瘤内科主任
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 (ENETS) 顾问委员会委员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 (ESMO) 神经内分泌及内分泌肿瘤学组委员
国际神经内分泌肿瘤联盟 (INCA) 医疗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学组 (CSNET) 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激素与神经内分泌肿瘤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分会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 罕见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
上海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Tournal of Neuroendocrinology高级编委
Journalof Pancreatology 编委
中国癌症杂志编委
[1]有病例报道: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gchrJ08w1e7lwLRIsgSA9_pi539rW_S7e_XNxHhyEhbwFUsqsIaHzgEIR7yErJni0ie6Ef5IBbw&uniplatform=NZKPT
[2]Lancet发表了ADMEC-O研究: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00769-9/full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