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肿瘤界,听点肿瘤学。有趣、有料、有用,肿瘤界100秒是一档利用碎片时间了解肿瘤学的科普音频,每期2~3个知识点,轻松了解肿瘤学知识,挖掘知识背后的奇闻逸事,让知识鲜活。
跟随肿瘤界,听点肿瘤学。大家好,这里是肿瘤界100s,我是主播李静。
陆舜教授在4月20日ASCO全体大会系列(ASCO Plenary Series)视频会议上报道了Neotorch研究,证实——
> 对于II/III期可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术前3周+术后1周+维持13周’的特瑞普利单抗免疫+化疗方案,相比单纯化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特瑞普利单抗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全人源PD-1单抗。
这一中国方案是怎么想到免疫治疗贯穿围手术期的呢?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有专家给出了围手术期使用免疫治疗的背景:
* 早期或局部晚期可手术的NSCLC患者,如果单独接受外科治疗,35%~60%是会复发的;
* 其次,目前以化疗为主的辅助或新辅助治疗对该类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约5%的提升;
所以在围手术期亟待联合治疗提升生存获益。
如果在新辅助阶段,也就是术前联合免疫治疗,由于大部分肿瘤组织还在,相比术后,PD1单抗可以激活更多的分化T细胞,手术切除肿瘤原发灶后,激活的分化T细胞就可以查找体内残存或转移的肿瘤细胞。如果术后再给予免疫治疗,T细胞激活就很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然后,术后及维持期补足免疫治疗疗程,使免疫治疗达到和化疗1+1>2的协同作用,这可能就是中国方案的获益机制吧。

图片来源:https://p.ipic.vip/wsi9d2.png
此外,容易被忽略的是,该研究的受试者的入选标准之一为“EGFR/ALK野生型”,我们在这里科普一下野生型。简单来说就是受试者EGFR/ALK这两个基因没有突变或重排,所以也就无法使用靶向药物。
本期100s就到这里了,我是李静,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见。
编辑:Joy
审核:叶文洁
出品:肿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