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特色专栏 > 详情
妇瘤最前线 | 潜心修术业 为卵巢癌患者“续航”——走进河南省人民医院妇科
浏览量:46     发布者:肿瘤界     时间:2024-04-19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成立于1948年的河南省人民医院妇科,历经70余年砥砺登攀,现已发展成为技术力量雄厚、亚专科齐全、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省级重点专科,承担着全省妇女医疗保健及急危重症诊治工作。


作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卵巢癌具有复发率高、死亡率高、五年生存率低等特点,因其早期临床症状不显著,向来被称为“沉默杀手”、“妇瘤之王”。近年来,河南省人民医院妇科卵巢癌团队潜心修炼术业,不断攻坚克难,持续创新诊疗模式,为卵巢癌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举团队之力为生命“续航”。



术业专攻

助推科室新发展


河南省人民医院妇科设有妇科肿瘤、普通妇科、盆底、计划生育、妇科内分泌等多个亚专科。所谓十年磨一剑,而成立70余载的妇科如今已经磨砺出了数把专科“利刃”,撑起了科室的声名与实力。其中,卵巢癌诊治便是科室重点打造的“利刃”之一。


那么,卵巢癌缘何被称为“沉默杀手”?河南省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妇三病区主任、河南省国际医疗中心副主任朱前勇教授解释道:“因为约70%的卵巢癌患者发现时就已经是晚期,伴有腹水、包块、盆腹腔转移等症状,其早期并没有特异性的症状或者表现,大部分患者仅表现为消化不良、腹胀、乏力等。”发现晚已经成为卵巢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 朱前勇教授


针对卵巢癌的治疗方式,现阶段仍然是以手术为主。不过,由于晚期卵巢癌患者就诊时基本出现腹腔、盆腔的广泛种植转移,常规手术很难达到满意效果。朱前勇教授指出:“英国NICE在2013年就提出了卵巢癌超根治手术概念,建议不要做常规手术,其理念就是转移之处都要切除,可能会切膈肌浆膜层、胃、乙状结肠、小肠、脾等,甚至还有胆囊、肝叶的部分切除,才能够达到肉眼没有残留,最终让病人从手术中获益。”


▲ 朱前勇教授团队正在手术


手术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无肉眼残留病变(R0),这对手术团队的技术水平、围术期管理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河南省人民医院妇科也在努力与国际接轨,与梅奥诊所、MD安德森、牛津大学等诸多一流科研机构进行双向会诊与交流,汲取前沿技术和经验,以期为卵巢癌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多科联合

为卵巢癌精准施策


为提供全面优质的诊治方案,使肿瘤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结局,国内部分肿瘤医院和大型综合医院逐步开展多学科团队(MDT)协作诊治模式。其中,河南省人民医院妇科更是早在2018年初,便成立全省首个卵巢癌MDT团队,为每一位卵巢癌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卵巢癌患者张女士介绍:“我于2019年得病,2022年复发,在这五年期间,朱教授带领团队施行了两次大手术,还进行了数十次的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在这期间,多学科专家经过反复会诊,不断调整治疗方案,目前病情已经稳定。”


▲ 朱前勇教授与卵巢癌患者交流病情


对此,朱前勇教授表示:“在医院和科室领导的鼎力支持下,自卵巢癌MDT团队在2018年初成立以来,一直固定成员、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为患者优化治疗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每一位卵巢癌患者都会在多学科专家会诊之后,再对其确定手术方案、放疗方案、化疗方案、基因检测等一系列治疗细节。参与会诊的医生则涵盖了影像、生殖、肿瘤、胃肠、肝胆、中医等多个科室。多个医生围绕同一个病人,必然带来诊疗效率的大幅提高,在为患者节省就医时间和就医成本的同时,会诊团队也在讨论过程中互通有无、扬长避短,团队的医术水平亦得到快速提高。朱前勇教授补充道:“这或许也是卵巢癌多学科会诊团队存在的意义之一。”



与时俱进

为患者生命“续航”


卵巢癌治疗虽然是以手术为主,但后续辅以化疗及靶向维持治疗也同样是关键一环。


近年来,伴随着诸多新药、新技术手段的出现,为更多的卵巢癌患者带来了生存希望。朱前勇教授举例说道:“例如奥拉帕利、尼拉帕利、氟唑帕利、帕米帕利等PARP抑制剂的问世,就让很多患者享受到了靶向治疗药物带来的红利。”与此同时,在国谈药品、医保药品不断扩容的趋势下,部分卵巢癌靶向治疗药物的年治疗费用也由数十万降至三四万元,靶向药物的可及性不断提高,自然也使得卵巢癌的治疗模式更加丰富,治疗效果、生存率大大提高,让患者的生命得以续航。

未来永远值得期许,尤其是在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最后,朱前勇教授总结道:“相信随着ADC药物、叶酸受体、小分子、大分子等诸多靶向药的问世,以及更多研究成果的揭示,未来或许能让更多患者不经过手术就能得到一样的治疗效果,我觉得这应该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