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特色专栏 > 详情
妇瘤最前线 | 质量与效率兼顾 技术与人文相融——走进北京妇产医院妇科肿瘤科
浏览量:48     发布者:肿瘤界     时间:2024-01-03

由中国现代妇产科学奠基人林巧稚于1959年创建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下称北京妇产医院),历经60余年风雨洗礼,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内知名三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


作为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妇科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防治形势严峻。北京妇产医院妇科肿瘤科自上世纪70年代建立以来,紧跟医院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与技术水平,现已成为可独立开展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诊疗中心,竭力为广大女性患者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精进不休 实现质效双提升


回溯科室50余年的发展历程,北京妇产医院妇科肿瘤科首席专家吴玉梅教授介绍:“众多前辈们的付出与努力,为科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科室已经成为国内少数集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于一体,以MDT诊疗、生育率保护等为特色的综合性妇瘤科室,同时还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专业队伍和学术团队。”


目前,妇科肿瘤科共有病床80张,下设3个病区、两个妇瘤门诊(新院和老院)及放疗门诊,每个病区均设置以一名正主任医师为核心的诊疗团队,主要从事女性生殖器官各种良性、恶性肿瘤及其他相关妇科疾病的临床诊治。


北京妇产医院副院长苗劲蔚教授表示:“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是一个系统工程,诊疗规范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在诊疗过程中会严格遵循妇科肿瘤技术规范,帮助患者获得最好、最适宜的治疗方案,保证质量其实就是对患者的最大保护。”


作为国内知名的妇产专科医院,必然会吸引着大量的外地患者慕名而来。鉴于此,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效率也是科室不断追求的目标。北京妇产医院妇科肿瘤科主任徐小红教授介绍:“科室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大约六七成均来自于外省市。只要患者进入医院,包括术前检查、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所有环节都可在院内完成,尽可能保证其一两天内就能开展手术,术后一周左右便恢复回家。”这种“一站式”的服务模式,既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分配使用,也减少了患者入院等候时间,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



技术引领 助力妇瘤精准诊疗


肿瘤治疗离不开高精尖技术的加持。随着技术手段不断革新,微创技术、手术机器人、靶向治疗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使得妇瘤科也进入到精准新时代。


1-1.jpg

妇科肿瘤科召开肿瘤研讨会


吴玉梅教授介绍:“从疾病的特点而言,肿瘤的发现已经变得越来越早,治疗的手段也就随之发生改变,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就愈发凸显。”就在前不久,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北京妇产医院手术室正式启用。作为最新一代手术机器人,它能够整体提升微创手术水平,提高微创手术稳定性、精确度,并对目前内窥镜微创手术实现有效补充,切实提高了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对此,苗劲蔚教授表示:“机器人手术要比既往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更加精准、清晰,是现代科学在医学上的突出体现,也希望能够借此开启北京妇产医院精准手术的新篇章。”


作为妇科肿瘤治疗的综合科室,2022年全年恶性肿瘤的手术量达1500台左右,晚期复发的肿瘤手术约100台。近年来,妇科肿瘤的发病日趋年轻化,在满足精准化的同时,更要兼顾患者的个体化需求,例如,保留生理功能、生育功能、妊娠期治疗等。


以妊娠期的恶性肿瘤治疗为例,在怀孕期间如果生殖系统罹患肿瘤,治疗将变得异常棘手,既要考虑胎儿健康,还要考虑孕妇健康,治疗时机的选择尤为重要,科室在此方面则积累了丰富经验。北京妇产医院妇科肿瘤科副主任赵辉介绍:“ 曾经有一位怀孕近20周的外地患者,检查时发现宫颈罹患恶性肿瘤,我们通过新辅助化疗的方法,成功控制肿瘤发展,并在保证胎儿能够健康存活的时机下及时行剖宫产手术。通过随访,至今孩子已三四岁,且产妇也比较健康,这在过去是很难实现的结果。”


除此之外,在放疗方面,妇科肿瘤科还引进了先进的直线加速器,大大提到了患者的生存率;在综合治疗方面,科室还积极开展腹腔热灌注技术,有效补充了手术化疗的缺陷,用满腔热量,为患者灌注希望。



人文赋能 守护患者“生命线”


医学是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体,精湛的医技和温暖的人文关怀才能催生优质医疗服务,这一理念在妇科肿瘤科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主治医生与患者沟通病情


徐小红教授介绍:“为了保证患者治疗的持续性,科室每个主诊组都专门设置了与患者交流的微信号,由主治医生来负责交流沟通。虽然这项工作非常繁杂,但是能够让患者享受到优质的服务,这既是科室人文关怀的一部分,也是为患者进行专业科普的有效渠道。”对此,北京妇产医院妇科肿瘤科副主任杨淑丽教授同样感慨颇深:“我们的着眼点不仅在于治疗,预防也同样重要。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但承担着恶性肿瘤的治疗任务,也扮演着科普宣传的角色。未来,我们将积极拓展大数据信息平台,例如远程会诊、互联网医疗等,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在科研方面,妇科肿瘤科同样也是收获颇丰。北京妇产医院妇科肿瘤科副主任何玥介绍:“科室团队曾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华夏医学科技奖等,科研经费充足,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探索临床课题, 申请了诸多专利与科研转化项目,以期为医学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助力守护患者生命线。”



未来,妇科肿瘤科仍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防癌抗癌的征途上,以专业之力和仁爱之心,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综合、多学科合作的治疗方式,点燃患者前行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