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指南共识 > 详情
《恶性肿瘤运动康复指南》正式发布
浏览量:367     发布者:肿瘤界     时间:2025-06-27

近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恶性肿瘤运动康复指南》(标准编号:T/CACM 1660-2025)(以下简称《指南》)在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合支持治疗大会肿瘤运动康复分会场正式发布。该指南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顾艳宏教授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杨宇飞教授牵头起草,全国多家医院共40余名业内专家共同参与,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恶性肿瘤患者体力活动和运动指南以及循证医学证据的检索和总结,经过各领域专家广泛论证,制定具有中医药特色、以功能障碍为中心的运动康复方案,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基于中西医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运动处方和治疗策略,提高恶性肿瘤患者整体生存质量、扩充癌症医疗服务价值。


指南制定背景


随着恶性肿瘤早筛查、早诊断和治疗手段的长足进步,我国恶性肿瘤生存者的数量正迅速增长,康复医疗的需求也随之增多。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可以降低部分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和生存期的症状和功能障碍,并可能减缓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运动康复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辅助方案之一。然而,目前国内缺乏针对肿瘤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运动康复规范。为规范肿瘤患者运动康复干预方案,提升中医功法综合康复疗效,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批准发布《恶性肿瘤运动康复指南》。


指南正式发布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副主任苏祥飞在会上宣读了团体标准发布公告,指南主要起草人顾艳宏教授、杨宇飞教授、徐烨教授、王正珍教授以及倪隽教授等,共同参加发布仪式。


3-1.png


指南核心特色


《恶性肿瘤运动康复指南》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恶性肿瘤患者体力活动和运动指南以及循证医学证据的检索和总结,结合我国国情,经过各领域专家广泛论证,制定符合中国特色、以功能障碍为中心的运动康复方案,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基于中西医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运动处方和治疗策略,提高恶性肿瘤患者整体生存质量、扩充癌症医疗服务价值。


严格执行循证医学标准

本指南修订严格执行循证医学标准,修订前起草组邀请了全国各地30余位在肿瘤科、康复医学、运动医学、中医学等领域具有权威地位和丰富经验的专家,以发放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按照PICOS原则构建指南问题检索策略,详尽检索国内外文献,结合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形成多份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开展了多次专家咨询会。


规范形成推荐意见

本指南起草组专家共45人,在方法学专家的指导下,起草组采用了改良德尔菲法形成专家共识,向起草组专家发放证据概要表及推荐意见投票单,收集投票结果后采用GRADE网格计票法对推荐条目进行计票,然后针对未达成共识的条目展开线上讨论后再次进行投票,两次会议后删除仍无法达成共识的内容,最终形成了10条推荐意见。


广泛征求专家意见

在形成草案后,为了更加广泛地听取各地各级医院医生的意见,起草组向组外的同行专家广泛征求意见,共收到来自16个省市共34位专家的反馈意见,其中11位专家表示全部通过,其余专家反馈意见共16条,起草组整理汇总后,逐条展开讨论,最终采纳13条,部分采纳3条,酌情修改了相关内容。


立足临床实际,中西合璧

本《指南》是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肿瘤康复专委会的支持下,由肿瘤学科、康复学科、中医科、体育科学以及循证医学方面专家制定诊疗指南及标准。该指南将以恶性肿瘤患者在诊断、治疗和长期生存状态中的常见症状和功能障碍为基础,总结运动康复对上述问题的临床干预经验、证据和疗效结局,充分参照国际指南的制定方法和步骤,基于目前循证医学的证据,经过各领域专家广泛论证而成,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诊疗方面的辅助方案、策略和建议,提高恶性肿瘤患者整体生存质量。




来源:中医药标准化、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