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 胆道肿瘤专家委员会
胆道恶性肿瘤( biliary tract cancer,BTC)在消化道肿瘤中仅占 3%,但具有侵袭性强、死亡率高、预后差的特点[1] 。由于发病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失手术根治的最佳时机,且传统放化疗改善患者生存效果欠佳。近年,随着以程序性死亡受体 1(programmed death 1,PD-1) /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 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l,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的出现,为 BTC 治疗带来新的希望[2-3] 。
近年来,多项针对 BTC 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相继开展。早期 ICI 单药治疗研究虽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总体有效率较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ICI 联合治疗策略逐渐成为新趋势,旨在通过不同治疗机制的协同作用,克服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 最常用的是 ICI 与化疗联合策略,化疗既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增加肿瘤抗原的释放,还能够改变肿瘤微环境,从而增强 ICI 的免疫激活作用。 此外,ICI 与 BTC 特定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如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抑制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GFR)抑制剂等,也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令人期待的协同疗效。
尽管目前 ICI 在 BTC 治疗中取得一定效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精准筛选免疫治疗优势人群,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联合治疗方案、提高疗效等。 为更好指导 BTC 的免疫治疗,我们组织了国内胆道肿瘤研究领域的多学科专家,共同研讨制定《胆道恶性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 版)》(以下简称“共识”)。
1 共识的制定方法
1.1 共识专家构成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胆道肿瘤专家委员会组织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共同组成《胆道恶性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 版)》工作组。 工作组所有参与成员均无利益冲突。
1.2 共识文献检索方法 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 SinoMed)数据库、Clinical Trial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 2025 年 1 月 31日,文献的证据分级采用牛津循证医学中心的分级方法(Evidence Grading by the 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1.3 形成共识的方法学/ 证据质量评价 本共识采用共识会议法(consensus conference method),其主要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选择会议主席及成员;②确定会议议程及讲者; ③会前所有参会专家对共识初步内容进行熟悉和准备;④通过投票、排序或讨论等非结构化互动方式,评估初步共识内容,最终整合形成指导性建议[4] 。 本共识的推荐内容基于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及专家组广泛认可的临床经验,循证医学证据分为五个等级,推荐等级划分为3个级别(表 1)。

2 BTC 一线免疫治疗策略
2.1 ICI 联合化疗
共识意见1:晚期BTC一线治疗建议选择PD-1/PD-L1单抗联合GC方案,推荐方案包括度伐利尤单抗联合GC或帕博利珠单抗联合GC。 (证据类别 1,推荐等级 A)
共识意见2:多种其他PD-1/PD-L1单抗联合以吉西他 滨或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在晚期BTC一线治疗中显示出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 (证据类别 3,推荐等级 B)
共识意见3:ICI双特异性抗体联合化疗在晚期BTC一线治疗中展现出一定疗效获益,鼓励开展临床研究积极探索。 (证据类别 3,推荐等级 B)
2.2 ICI 联合化疗和抗血管靶向治疗
共识意见4:ICI联合化疗和抗血管靶向药物一线治疗晚期 BTC 显示出近期疗效提高,但不良反应也有所增加,临床应用中需注重不良反应的管理和监测。 (证据类别 3,推荐等级 B)
2. 3 ICI 联合靶向治疗
共识意见 5: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化疗的患者,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可以选择 ICI 联合抗血管靶向药物。 (证据类别 3,推荐等级 B)
共识意见 6:参考其他病种的临床数据,在HER-2阳性晚期BTC一线治疗中,ICI 联合HER-2靶点抑制剂值得探索,鼓励参加临床研究(证据级别 4,推荐等级 B); ICI 联合IDH-1、FGFR2等其他靶点抑制剂目前缺乏相应临床数据(证据级别 5,推荐等级 C)。
3 BTC 二线及后线免疫治疗策略
3.1 ICI 单药治疗
共识意见7:对于一线未使用免疫治疗的晚期BTC患者的二线及后线治疗,ICI单药总体疗效有限;但在MSI-H/dMMR患者,推荐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证据类别2,推荐等级 A)
3.2 ICI 联合抗血管靶向治疗
共识意见8:对于一线未使用免疫治疗的晚期BTC患者,二线及后线治疗推荐使用ICI联合抗血管靶向治疗策略。 (证据类别2,推荐等级 B)
3.3 双重 ICI 联合治疗
共识意见9:对于一线未使用免疫治疗的晚期BTC患者,二线及后线治疗双重ICI联合策略的疗效与安全性仍需更多证据,建议在常规治疗失败后使用。(证据类别 3,推荐等级 B)
4 BTC 围术期免疫治疗策略
4.1 新辅助 ICI 联合化疗
共识意见10:BTC新辅助免疫治疗方案目前尚无标准,ICI联合化疗可作为治疗选择。新辅助ICI联合化疗建议为3~4个周期,根据肿瘤反应等实际情况并结合手术方案时间适当调整。BTC新辅助免疫治疗与手术的间隔期应结合药物不良反应、器官功能等因素灵活调整,通常为 4~6 周。(证据类别 3,推荐等级 B)
4.2 术后辅助 ICI 联合化疗
共识意见11:当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 ICI联合化疗在BTC术后辅助治疗中能带来明确生存获益,故不推荐在术后辅助化疗中常规联合ICI。(证据类别3,证据等级 C)
4.3 BTC 免疫转化治疗策略
共识意见 12:患者体力状态较好的情况下,转化治疗推荐使用 ICI 联合化疗和抗血管靶向药物的“三联四药”方案。(证据类别 3,推荐等级 B)
5 BTC 免疫联合局部治疗策略
5.1 ICI 联合局部放疗
5.2 ICI 联合介入治疗
共识意见 13:现有证据无法支持 ICI 联合局部治疗在BTC中的应用,缺乏高质量研究,建议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探索其价值。 (证据类别 3,推荐等级 C)
6 BTC 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标记物
6.1 MSI-H/ dMMR
共识意见 14:MSI-H/dMMR是预测BTC免疫治疗疗效最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建议在不可切除或转移性BTC患者开始治疗前明确其状态。 (证据类别 2,推荐等级 A)
6.2 TMB
共识意见 15:TMB在BTC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的价值尚不明确,临床上不以 TMB-H 作为免疫治疗选择依据。 (证据类别 3,推荐等级 B)
6.3 PD-L1
共识意见 16:目前尚无证据表明PD-L1表达与BTC免疫治疗疗效的相关性,鼓励进一步开展探索性研究以明确其价值。 (证据类别 2,推荐等级 B)
6.4 其他生物标志物
共识意见 17:特定基因突变、血液学指标等其他生物标志物目前仍在探索中,尚不能作为临床选择 ICI 治疗的依据。 (证据类别 3,推荐等级 B)
《胆道恶性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编写委员会
共识制定专家组组长: 梁后杰, 沈 锋, 秦叔逵
执笔团队(按姓氏拼音顺序):
刘偲奇, 吴胤瑛, 谢赣丰, 应杰儿, 赵海涛, 郑桐森, 周 军
编委会成员(按姓氏拼音顺序):
曹 丹,方维佳,顾艳宏,李恩孝,梁后杰,刘偲奇,马惠文,彭永海,钦伦秀,邱文生,沈 锋,谭 广,王理伟,吴胤瑛, 谢赣丰,应杰儿,杨树军,杨 田,赵 达,赵海涛,郑桐森, 周 军
编审秘书:倪娇娇
详细内容参见《临床肿瘤学杂志》2025年第6期《胆道恶性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 版)》
引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 胆道肿瘤专家委员会.《胆道恶性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2025,30(06):598-608.
来源:《临床肿瘤学杂志》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