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由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孙建国教授、上海市肺科医院苏春霞教授担任主编,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患者版》正式发布。
该书系统阐述了非小细胞肺癌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全程管理,涵盖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前沿内容,并对不良反应处理、心理支持、家庭关怀及医疗资源管理等方面提供详细指导。本书语言严谨、内容科学,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旨在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权威、清晰的诊疗参考,助力科学决策与全程康复。特推荐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照护者阅读使用。


主编简介

孙建国 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肿瘤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博导,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肿瘤科副主任、研究所副所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军队一类津贴获得者
第五届人民名医•优秀风范,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
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理事
CSCO患者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常委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重大慢病子课题1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重点项目6项
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主编专著3部,副主编5部,SCI论文10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4项
研究方向:肿瘤放射-免疫治疗及数字医学应用

苏春霞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综合诊治中心主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
美中抗癌协会USCACA Co-President联席主席
国际肺癌协作组织多学科协作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肿瘤临床转化研究专委会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患者教育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转化专委会、免疫治疗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促会肿瘤免疫治疗学分会常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
近五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牵头国内多中心研究21项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医树奖”一等奖、五洲女子科技奖临床医学科研创新奖等
CSCO工作委员会
组 长
于金明 李 进
副组长(按姓名汉语拼音排序)
樊 嘉 郭 军 江泽飞 梁后杰 梁 军
马 军 秦叔逵 王 洁 吴令英 吴一龙
徐瑞华 殷咏梅 朱 军
指南编写委员会
组织编写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执行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
名誉主编
朱 波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周彩存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殷咏梅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 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主 编
孙建国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苏春霞 上海市肺科医院
专家编委(按姓名汉语拼音排序)
蔡修宇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褚 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董晓荣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范 云 浙江省肿瘤医院
郭 卉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李梦侠 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林 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马 虎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单建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王慧娟 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王 俊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章必成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张红梅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周 进 四川省肿瘤医院
朱正飞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科普编委
金 萍 与癌共舞论坛
李 阔 与癌共舞论坛
黄 蓉 与癌共舞论坛
李雪慧 与癌共舞论坛
杨 聃 与癌共舞论坛
学术秘书
吕 方 成 艳 孙 红
策 划
黄大海
序
肺癌目前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但随着医学的进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创新手段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预后。然而,许多患者及家庭在面对肺癌时,仍存在信息不对称、认知不足或知识误区,这不仅可能影响治疗依从性,甚至会导致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患者教育已成为肺癌全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本书凝聚了众多肿瘤学专家、护理团队及患者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与心血,从对疾病的认识、检查、诊断、治疗、不良反应管理、康复、家庭支持及经济管理等方面有序展开阐述,旨在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科学、全面、易懂的疾病知识与治疗指导。
本书立足于“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更多地站在患者及其家属的视角,系统梳理了肺癌防治的关键问题。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专业医学知识,帮助患者理解疾病本质、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以及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同时,书中也强调了心理支持与生活方式调整的重要性,旨在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另外也更多地考虑到了治疗过程中的经济管理,这也为患者接受更为体系化的抗肿瘤治疗提供了切实的指导。
作为临床医生,我深知医患沟通的挑战。许多患者的焦虑源于对未知的恐惧,而充分的患者教育能转化为战胜疾病的力量。正如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所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医者仁心,患者教育亦当如此,唯有传递正确的知识,才能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科学抗癌。希望这本《指南》不仅能成为患者的“案头指南”,也能为医务人员提供标准化患教工具,促进医患同心、科学抗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患者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每一位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以这本指南为起点,携手共进,用知识的力量驱散疾病的阴霾,用关爱的温度温暖患者的心灵。愿每一位肺癌患者都能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最终迎来属于自己的曙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愿本书能为您点亮一盏明灯,在抗癌路上传递信心与希望。让我们携手,用知识与关爱,为生命赢得更多可能。《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患者版》便是编者为患者铺就的一条通往希望之路。我们期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患者在抗癌路上的忠实伴侣,为他们提供全面、准确、易懂的肺癌知识。从疾病的早期筛查到精准诊断,从手术、放疗、化疗到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从身体康复到心理调适,对每一个环节都详细解读,让患者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在恐惧中获得慰藉。
最后,衷心感谢所有参与编写的同仁,也向每一位与肺癌勇敢抗争的患者及家属致敬。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周彩存
2025年9月
前言
以专业为基,以患心为引,共筑抗癌希望之路
肺癌如同笼罩在健康天空的一朵乌云,给无数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身心的煎熬与经济的重负。在与肺癌抗争的征程中,科学的认知、专业的指导与温暖的关怀,如同驱散乌云的阳光,对患者至关重要。《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患者版》是汇聚众多医者仁心与专业智慧并为肺癌患者及其家属照亮抗癌之路的重要成果。
一、立足患者需求,构建全周期知识体系
本书深度聚焦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诊疗及康复过程中的核心需求,以全周期管理为脉络,精心构建知识体系。从最初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全面认识,包括其历史源流、流行病学特征、病因与预防策略,到检查、诊断阶段的高效就医指导,再到治疗阶段对各类治疗手段、方案选择及营养支持的循证医学解读,以及不良反应管理、康复阶段的身心支持、家庭支持和经济管理等内容,全方位覆盖了患者从“未病先防”到“愈后康复”的每一个关键环节。
二、秉持专业与温度兼具的编写理念
在编写过程中,全体编者始终坚守“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
语言。既注重内容的科学性与前沿性,纳入创新治疗手段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医学进步带来的生存希望,又饱含人文关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强调心理支持与生活方式调整的重要性。
三、凝聚多方心血,共筑抗癌希望桥梁
本书的问世,是肿瘤学专家、护理团队、患者代表等众多参与者共同努力的结晶。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对患者的深切关怀,精心打磨每一个章节、每一处内容,力求为患者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本书的编写不仅是医学知识的传播,更是对患者的关爱与社会责任的体现。
我们希望,这本书能成为肺癌患者及其家属手中的“抗癌指南”,在他们感到迷茫、恐惧时,提供清晰的方向与坚定的信心;能成为医患沟通的桥梁,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治疗困惑,促进医患同心,共同对抗病魔;更能成为一盏照亮抗癌征程的明灯,让患者在漫长的抗争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与社会的温暖,少一分彷徨,多一分从容。
抗癌之路虽艰辛,但我们始终相信,只要医患携手,以专业为基石,以患心为指引,用知识与关爱凝聚力量,必能在黑暗中寻得光明,为生命赢得更多的可能。愿每一位肺癌患者都能凭借此书,坚定信念,勇敢前行,最终迎来战胜病魔的曙光。
上海市肺科医院
苏春霞
2025年9月
跋
以科学为炬,以仁心为帆
作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患者版》的主编,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感恩的心情,向广大病友读者郑重介绍这部凝聚了无数心血的力作。这部针对肺癌患者的教育手册不仅是一部医学书籍,更是一份充满温度的生命礼物。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之首,其诊治过程复杂,涉及多学科协作,对患者及家庭的身心与经济皆是严峻考验。“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用。”这正是我们编写此书的初心。在长达一年的编撰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力求将最前沿的医学知识与最实用的生活指导结合,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释。本书不仅聚焦于肺癌的诊疗,更强调科学认知、早期预防与全程管理,使患者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疾病、配合治疗、优化康复,力求帮助患者在迷茫中寻得方向,在困境中觅得希望,同时为肺癌患者及其家属点亮明灯,照亮抗击疾病的漫漫长路。
全书共分为10个章节,涵盖认识非小细胞肺癌、检查阶段、诊断阶段、治疗阶段、不良反应管理、康复阶段、家庭支持、经济管理及肺癌全程治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附录了与肺癌相关的名词解释和就诊记录表等实用工具。
在“认识非小细胞肺癌”章节,我们追溯肺癌的历史源流,剖析流行病学特征,并详细阐述病因与预防策略,疾病管理的核心目标,以期帮助读者“未病先防”。唯有提高公众的疾病认知,方能从源头降低肺癌的威胁。
在检查与诊断阶段,本书以实用性为导向,指导患者高效就医。例如,提供“就诊前准备清单”“病情描述技巧”等具体建议,帮助患者在有限的诊疗时间内与医生充分沟通。诊断明确后,本书进一步解析肺癌的分型与分期,并附以翔实的TNM分期表与病理分型表,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有清晰认知。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唯有透彻地了解疾病,方能理解医生制定治疗方案的缘由。
治疗阶段是肺癌临床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本书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肺癌治疗发展简史、常见治疗手段、治疗方案选择、治疗期及治疗间期的营养支持,旨在让患者对治疗有更科学、更深刻的认知。不良反应管理对肺癌患者至关重要,有效管理不良反应可以保障治疗的连续性、改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优化医疗资源使用并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实现疗效与安全性的平衡。为此,本书在不良反应管理章节中,系统梳理了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的不良反应特征及管理策略。
康复阶段是患者重获新生的关键时期。本书不仅提供身体功能康复的训练方案,更强调心理与社会支持的重要性。肺癌康复既要强化体魄,亦需调适心态,全面兼顾方能真正回归生活。本书的“家庭支持”章节为照护者提供了实用指南,“经济管理”章节介绍了医保、慈善援助等资源,旨在让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治疗过程中经济相关问题有相对客观、理性的认知。
本书的诞生,凝聚了众多肿瘤学专家、临床医生、护理团队及患者代表的智慧与心血。我们谨以最诚挚的敬意,感谢每一位为本书贡献力量的同仁。同时,我们也希望这本书能如春风化雨,润泽每一位读者的心田,助他们在抗击肺癌的征途上,少一分恐惧,多一分从容;少一分彷徨,多一分坚定。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我们深知,肺癌的防治任重道远且孤军难胜,让我们携手同心,以科学为炬,以仁心为帆,在社会支持的托举下,定能为患者照亮前路,助其乘风破浪、共克顽疾。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孙建国
上海市肺科医院
苏春霞
2025年9月
目录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