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科资讯 > 详情
Cancer Cell | 梁廷波教授团队:新辅助序贯疗法为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带来生存与手术双重获益
浏览量:112     发布者:肿瘤界     时间:2025-10-16

2025年10月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梁廷波教授团队Cancer Cell上发表了题为“Neoadjuvant nab-paclitaxel plus gemcitabine followed by modified FOLFIRINOX for resectable pancreatic cancer: A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的研究论文。该随机3期临床试验首次证实,在可切除胰腺癌患者中,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序贯改良FOLFIRINOX的新辅助治疗方案,相较于直接手术,可显著延长无事件生存期,并提高R0切除率与病理缓解率,且安全性可控。该研究为胰腺癌新辅助治疗策略提供了高级别循证依据。


2-1.png


研究背景


胰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六大原因,约15%–20%的患者在初诊时为可切除状态。目前标准治疗为手术切除联合辅助化疗,但近半数患者因术后并发症或早期复发未能接受辅助治疗,导致复发风险高。新辅助治疗作为一种潜在策略,被NCCN指南推荐用于高危可切除胰腺癌,但其生存获益尚不明确。本项研究旨在评估新辅助化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序贯改良FOLFIRINOX)对比直接手术在可切除胰腺癌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单中心、开放标签、随机3期试验, 2018年10月-2024年5月共纳入324例符合NCCN可切除标准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按1:1随机分至新辅助治疗组(n=162)与直接手术组(n=162),全分析集为所有随机患者。


  • 新辅助治疗组接受3周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序贯2周期改良FOLFIRINOX(奥沙利铂、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之后行手术切除,术后接受4周期辅助化疗(首选吉西他滨+卡培他滨)。

  • 直接手术组则先行手术,术后接受6周期辅助化疗。


研究主要终点为无事件生存期(EFS),定义为从随机至“疾病进展致无法切除、局部/远处复发、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安全性、客观缓解率(ORR)、糖链抗原19-9(CA19-9)。


两组基线特征均衡,50%患者肿瘤位于胰体尾部。


2-2.png

CONSORT图



研究结果


新辅助治疗疗效:有效降低肿瘤负荷

新辅助治疗组中,137例患者接受了新辅助治疗,92.7%(127/137)完成全部计划疗程:

  • 肿瘤缓解:完全缓解(CR)0.7%、部分缓解(PR)32.8%、疾病稳定(SD)57.7%,ORR 33.6% ,疾病控制率(DCR)91.2%;

  • CA19-9:中位值从325.1 U/mL降至95.9 U/mL,49.6%患者CA19-9下降≥50%或恢复正常。


表:新辅助治疗组数据

2-3.png



手术结局:新辅助治疗组R0切除率提升


  • 手术率:新辅助组86.4%(140/162) vs 直接手术组96.3% (156 / 162),术中确诊转移分别为5例 vs 7例,因此最终行肿瘤切除率分别为83.3%(135/162) vs 92.0%(149/162);

  • 肿瘤情况:中位肿瘤大小:新辅助组2.5cm vs 直接手术组3.0cm;中位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6 vs 15,淋巴结阴性率分别为:54.8% vs 52.7%;

  • R0切除率:新辅助组87.4% vs 直接手术组79.9% ;

  • 病理学缓解率:新辅助治疗组为60.0%,其中3.0%为中度缓解(CAP 1级),57.0%为轻度缓解(CAP 2级);

  • 辅助化疗:接受辅助化疗:新辅助组112例 vs 直接手术组114例,完成计划疗程分别为:79.5%(89/112) vs 70.2%(80/114),两组最常用方案均为吉西他滨+卡培他滨(75.0% vs 75.4%),其次为改良FOLFIRINOX方案(9.8% vs 8.8%)。



生存结局:新辅助治疗组EFS延长,OS获益趋势明确


数据截止至2025年3月,中位随访 8.7个月(IQR 13.0-32.0个月):

  • 中位EFS:新辅助组15.3个月 vs 直接手术组10.9个月(HR=0.71,95%CI 0.54-0.93,P=0.0136),达到预设主要终点;

  • 中位OS:新辅助组35.4个月 vs 直接手术组27.2个月(HR=0.73,95%CI 0.53-1.00,名义P=0.0477);

  • 亚组分析:R0切除患者中,新辅助组与直接手术组中位OS分别为:41.3个 vs 32.6个月。


2-4.png

图:Kaplan-Meier生存曲线(A:EFS;B:OS)



安全性:两组安全性可接受,毒性可控


安全性分析集包括新辅助组143例(接受至少1次新辅助/辅助治疗)、直接手术组114例(接受至少1次辅助治疗),两组不良事件(AE)发生率分别为:

  • 任何级别AE:88.1% vs 75.4%;

  • ≥3 级AE发生率: 47.6% vs 30.7%;

  • 最常见≥3 级AE:中性粒细胞减少(34.3% vs 21.9%)、贫血(11.9% vs 13.2%);

  •  AE致围术期治疗中断:5.6% vs 4.4%,均无治疗相关死亡;

  • ≥3 级手术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24.4% vs  20.8%;

  • 术后C级胰瘘: 2.2% vs 4.0%;

  • 围术期死亡:0.7% vs 1.3%。


表:围术期AE

图片



研究结论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序贯改良FOLFIRINOX似乎是可切除胰腺癌患者的一种有前途的新辅助治疗策略,EFS较直接手术更长。这种方法保持了可接受的安全性,毒性可控。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来证实这些发现,并比较新辅助治疗方案,以指导可切除胰腺癌的最佳治疗策略。




来源:肿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