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由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和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学术支持的《妇科肿瘤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和《妇科肿瘤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临床处理专家共识》启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与会嘉宾合影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孔北华教授担任会议主席,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向阳教授,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梁志清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建六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汪辉教授、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张国楠教授,以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姜洁教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斌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小平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李秀琴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鹿欣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尹如铁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殷爱军博士参加会议。会议由梁志清教授和张国楠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孔北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了两部指南共识的意义与方向。他指出,《妇科肿瘤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的更新,旨在及时纳入该领域的最新高级别循证证据,尤其是在耐药性卵巢癌治疗中取得的显著临床疗效的新型大分子单克隆抗体药物,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前沿、更科学的指导。孔教授强调,制定《妇科肿瘤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临床处理专家共识》具有迫切的临床必要性。相较于通用指南,妇科肿瘤治疗(如化疗、盆腔放疗、各种靶向治疗)引发的血小板减少症具有独特的专科特点与风险,亟需制定更具专科针对性的共识以指导临床实践。

▲孔北华教授致辞
梁志清教授和张国楠教授主持会议。

▲会议主持
姜洁教授从概述、卵巢恶性肿瘤、宫颈癌、子宫体恶性肿瘤、不良反应及管理、应用注意事项及结语等维度详细介绍了《妇科肿瘤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的修订内容。她指出,新版指南将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数据,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的适应证、临床应用、剂量、疗程等方面进行更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

▲姜洁教授作报告
殷爱军博士从引言、概述、不同分类治疗原则及流程、干预方式等方面介绍了《妇科肿瘤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临床处理专家共识》的内容。她强调,妇科肿瘤治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临床管理策略至关重要。

▲殷爱军博士作报告
随后,全体专家围绕两部指南、共识的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指南共识的制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讨论环节
会议尾声,向阳教授和孔北华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们表示,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为妇科肿瘤治疗领域的专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也为相关指南和共识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这些指南和共识的发布和推广,相信能够为广大妇科肿瘤患者带来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会议现场
来源:肿瘤界